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學習體會-陳江坤

《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動中國式​​現代化的決定》的總結與體會

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陳江坤

《決定》的六個鮮明特點:
第一,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系統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改革思想,《決定》堅持了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思想,明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目標。貫穿落實了堅持黨的領導的思想,改革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,改革要在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。

第二,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項中心工作做出部署。 「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規劃和部署改革,是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」。 《決定》的標題,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推動中國式​​現代化,中國式現代化是目的,改革是根本途徑。

第三,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。目標導向,依照全面建成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目標來推動改革。問題導向,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發展,發展才能現代化,要根據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來推動改革。房地產是經濟最大拖累,房地產改革有158個字,是有史以來著墨最多的字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風險點,《決定》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措施。

第四,高度重視經濟發展。經濟持續下行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的最大風險,最大的不安全。阻止經濟行下,唯有改革一條路。既要瞄準短期問題推動改革,更要著眼長遠,奠定不靠刺激就能穩定成長的體制機制。 《決定》圍繞經濟發展的改革任務最多,突顯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,專制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的篇章,其他多篇也是經濟的改革篇章。

第五,實操性較強。不少措施很細,方向明確,內容清楚,可直接定方案盡快形成發展動力。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,推動符合資格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險、住房保障、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等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。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房屋透過出租、入股、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。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,在產權保護、產業補貼、環境標準、勞動保護、政府採購、電子商務、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、規制、管理、標準相通相容。

第六,優化改革的方法論。根據46年來,特別是十年來的改革經驗,更加重視系統集成,更加重視改革實效;頂層設計、整體規劃,破立並舉、先立後破;堅持系統觀念,增強改革系統性、整體性、協同性。圍繞解決突出矛盾設置改革議題,優化重點改革方案生成機制,堅持真理、修正錯誤,及時發現問題、糾正偏差;把重大改革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和巡視巡察內容,以實績實效和人民滿意度檢驗改革。 2029年新中國成立八十週年時,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。

繁體中文